Postulate of Constrained Maximization 局限下爭取最大利益
局限下爭取最大利益(Constrained Maximization)是經濟學中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基礎假設,
Postulate of Constrained Maximization。張五常稱之為「自私」的假設。
Constrained Maximization,中文是「局限下爭取最大化」,爭取最大化的東西有很多,如功用、財富、租值,
都是一些自身的「利益」。因此稱為「局限下爭取最大利益」。
「局限下」,即是在「局限條件之下」。局限條件是指一些限制,如想買一輛20多萬的車,可是口袋中只有5萬。
想買車的話,只可以選擇在 5 萬以內的貨色。5萬,就是選擇的限制,亦即是局限條件。
局限條件限制了可以選擇的範圍。人的慾望無窮,何解我不可以得到我想要的呢﹖物品數量有限,是限制﹔錢
有限,是限制﹔沒有時間排隊,也是限制。局限條件有很多,令我們無限的慾望,最終限制在一個小小範圍之
內。正所謂「向現實低頭」,不是想住豪宅就可以住。
局限下爭取最大利益,即是在局限條件之下,我們盡可能取得多少就多少,盡可能收多少就多少。
有人說人不一定是局限下爭取最大化,那是因為未能清楚知道所有局限條件。
如只有5萬,買一輛4萬的車,還有一萬元的空間,可以用而不用,就是「局限下爭取最大化」的反証。
真的嗎﹖那一萬元可以用而不用,是因為甚麼呢﹖除了「金錢」這一個局限條件之外,還有其他。
如可能用那一萬元來改裝Engine,或是保留下來用作付保險費。還有其他很多的局限條件,只要知道所
有的局限條件,我們是可以清楚地看出那個「極大化」。
困難是,好一些局限條件很難看出來或清楚地介定出來,要看出「局限下爭取最大化」並不容易,因此經濟者
便當「局限下爭取最大化」是一個公理、是一個基礎假設,武斷地接受它是對,省卻了驗證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