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蕉。
你如果選擇了橙,蘋果便是機會成本了。
因此,機會成本可以是指「被放棄了的選擇之中,喜好的排列最前的選項」。蘋果和蕉都是被放棄了的選擇,
而蘋果比蕉排得前,即是蘋果是排最前,它就是選擇橙的機會成本。
各位讀者如果覺得混亂,其實是可以不理「機會」二字,只餘下的「成本」二字。
如果只理「成本」二字,在理解上會比較容易。
做一件事的「成本」,就是放棄了其他所有的東西,即是「代價」。
飲一罐汽水要 $5,那 $5 就是「成本」,要獲得那一罐汽水,便要放棄了那 $5 可以買到的其他東西。
$5 可以買 $1 的東西,可以買 $3 的東西,而最高可以買 $5 的東西,我們計算成本時,以它的最大值計,
即是 $5。如果不選最高值,如 $3 ,便不能真正反映成本的多少,只有在最高值 $5 之下,
才可以完全反映出做一件事的成本。
機會成本是人類自己作出選擇的行為,為了解放棄了的慾望有多大,有一個實體化的外形。
人們會偏向選擇滿足機會成本低的慾望,或盡可能選擇機會成本較低的東西,低機會成本表示所放棄的東西亦比較少。
「機會」的意思
很少書會談及「機會」那二字的意思,或許是太淺或意思不重要吧。
機會一詞,含有未確定、將會發生的意思,如你選擇了某物品(乙),機會成本是甲,即是你沒有選擇了甲,而甲是
你有可能會買的東西,因為你不買乙的話,你便會選擇甲,那麼你便「將會」、有可能、有「機會」會買甲了。亦
即是,擁有乙的成本,就是你擁有甲的機會,機會成本便是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