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 4分 ) |
免費物品是人們不需要付出代價便可以獲得的物品。
當人們不需要付出代價便可以獲得冰時,冰便是免費物品。
例如是北極中的冰。
經濟物品是人們需要付出代價才可以獲得的物品。
當人們需要付出代價來獲得冰時,冰便是經濟物品。
如冰箱中的冰。
|
|
2) ( 7分 ) |
碧咸說出的情況是﹕需求量改變。
在同一條需求曲線之上,價格下降,需求量上升。
小燕說出的情況是﹕需求改變。
當需求增加,供應不變,新的均衡價格及數量皆增加。
|
|
3) ( 2分 ) |
資本是一些人造的資源,用以協助生產。
焚化爐是人造出來的資源,用以燒東西。
|
|
4) ( 6分 ) |
邊際回報遞減定律是指﹕在短期生產中,當可變要素不斷增加投入,
而固定要素的數量沒有改變時,邊際產量最終會減少,甚至是負值。
( 先計出總產量及邊際產量 )
勞力 | 總產量 |
邊際產量 |
7 | 210 | NA |
8 | 272 | 62 |
9 | 333 | 61 |
10 | 390 | 57 |
11 | 440 | 50 |
可變要素( 勞力 )由 7 單位增加至 11單位,固定要素( 機器 )的數量不變( 10單位 ),
勞工的邊際產量出現遞減的現象( 由 62 跌至 50 )。
|
|
5) ( 4分 ) |
貨幣是指﹕大眾普遍地接受的東西用以進行交易。
它擁有四項主要的功能﹕交易媒介、價值儲存、記帳單位及延期支付的標準。
這兩位人兄的情況是缺乏雙重偶合的問題。
如果他們使用貨幣進行交易,他們可以在交易後以貨幣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這便解決雙重偶合的問題。
|
|
6a) ( 4分 ) |
衰退期。
失業率增加﹔
物價水平下調﹔
實質產出水平下降。
|
6b) ( 3分 ) |
由於物價水平下調,貨幣的購買能力增加。即是相同面額的貨幣,在通縮時期可以買更多東西。
工資不變,但貨幣的購買能力增加,即相同的工資可以購買更高東西,質實收入便上升了。
|
|
7) ( 4分 ) |
失業率 = 失業人口 / 就業人口
分子增加的百分比,小於分母增加的百分比,整個數值便會下降。
失業人口增加,但失業人口增加的百分比,小於就業人口增加的百分比,失業率會下降。
( 如失業率 = 5000 / 40000 = 12.5%,如果就業人口增加 5%,而失業人口增加 2%。
( 5000 X 1.02 ) / ( 40000 X 1.05 ) = 12.1% )
|
|
8) ( 4分 ) |
將稅款退回納稅人,可視之為減稅,除稅後收入因而增加。
在累進稅制之下,收入越高,稅率越高。
雖然大家都是退回 10% 的稅款,但是退回的金額不同,佔收入的比重亦不同。
高收入人士退回的金額比較多,而且估收入中較多的比重。
即是,高收入人士除稅後收入增加的百分比,高於低收入人士除稅後收入增加的百分比。
那麼,財富差距便增加了。
|
|
9a i) ( 5分 ) |
累退稅﹕收入越高,稅率越低。
即是,收入上升,稅款佔收入的比重下降。
以上的稅項是從量稅,按售量來計算稅款。
無論收入是多少,政府抽取的稅款相同,當收入上升時,稅款佔收入的比重便會下降( 稅率下跌 ),
因此此稅項屬於累退稅。
|
9a ii) ( 4分 ) |
增加政府收入﹕
此汽油稅是簡直稅,會增加政府的收入,而且汽油近乎於必需品,稅款的來源穩定,稅款亦高。
減少路面汽車的數目,用以減少交通擠迫﹕
汽油與汽車是相輔物品,汽油加價( 稅 ),會令汽車的需求減少,減少購買汽車的次數。
而且,汽車需要汽油才能運作,汽油價格上升,使駕車的成本上升,駕車的次數便會減少。
|
9b i) ( 7分 ) |
合法汽油與走私汽油屬代替品。
消費者轉向使用走私汽油,會對合法汽油的需求減少。
以上兩圖的黃色部份,是石油公司總收入減少的部份。
( 第一畫圖是價格可變,而第二畫圖是價格不變。 )
|
9b ii) ( 4分 ) |
即使石油是進口的,石油公司在本地創造出來的價值,這部份是對 GDP 有貢獻。
但是走私汽油的出現,石油公司的總收入減少,在本地創造出來的價值減少了,令 GDP 下降。
雖然走私活動創造出來的價值,在本地生產的。
但是非法活動無法統計,沒有算到 GDP 之中。
|
9c) ( 3分 ) |
寡頸壟斷。
市場上的供應者不多,當中有數位主導的供應者。
進入市場困難,如成本高貴。
|
|
10a i) ( 3分 ) |
法定儲備率 = 200 / 1000 = 20%。
提取 1 千萬後,儲備餘下 190 百萬元。存款總額即時減少 10 百萬元,變成 990 百萬元。
在儲備是 190 百萬元之下,最大可以容許的存款額是 190 / 20% = 950 百萬元。
在此情況,銀行總存款最多減少 50 百萬元。
|
10a ii) ( 4分 ) |
貨幣供應 = 銀行存款 + 公眾人士持有的現金。
銀行存款最多減少了 50 百萬元,但公眾人士持有的現金增加了 10 百萬元。
貨幣供應的變動 = - 50 + 10 = - 40 百萬元。
貨幣供應量最多會減少 40 百萬元。
|
10b i) ( 8分 ) |
橫向合併。
因為合併的兩廠商,都是同一類的工業﹕銀行。
( 任何 3 點規模經濟,及其解釋 )
|
10b ii I) ( 2分 ) |
在放棄的所有選擇中,其價值最高者。
|
10b ii II) ( 3分 ) |
不會。
因為X銀行在放棄的所有選擇中,價值最高的選項沒有改變。
這筆欠債只會減少X銀行對Y銀行的價值。
|
10b iii) ( 3分 ) |
不應。
GDP 是計算某時期內,一地方所生產最終商品及服務的價值。
此 5 百萬價值的股票,其買賣是二手買賣,二手買賣只是財富轉移,不涉及任何的生產活動,
所以不應計入該年的 GDP 中。
( 買賣股票時,經紀收取的服務費,才會計入 GDP 中。)
|
|
11a i) ( 6分 ) |
( 資源投入的比重不同,需要調整後才能比較。可以改成各 50:50,或 100:100 亦可 )
若果兩國用盡所有資源,可以生產白酒或衣服的數量如下﹕
| 白酒( 單位 ) |
衣服( 單位 ) |
甲國 | 3000 | 1500 |
乙國 | 1000 | 4000 |
甲國生產一單位白酒的機會成本是 0.5 單位衣服﹔
乙國生產一單位白酒的機會成本是 4 單位衣服﹔
按比較優勢法則,甲國應該出口機會成本比較低的貨品,
由於甲國生產一單位白酒的機會成本比乙國低,因此甲國應該出口白酒。
|
11a ii) ( 4分 ) |
相方如果專門化生產自己擁有比較優勢的物品,然後貿易。
以交換每一單位白酒算,兩方合起來的總得益是 4 - 0.5 = 3.5 單位衣服。
運輸成本低於每一單位白酒要 3.5 單位衣服,雙方貿易仍然有利可圖,只是得益減少了而已。
如果運輸成本是每一單位白酒要 3.5 單位衣服,兩國合起來的總得益變成零,即是沒有得益。
即是,運輸成本最低是每一單位白酒要 3.5 單位衣服,便已經可以令兩國無法從貿易中得益。
|
11b) ( 8分 ) |
甲國大量工人走到乙國,會使乙國的勞工供應增加。
供應增加使價格( 工資 )下降,若果要令到總收入下降,條件是需求彈性小於一( 低彈性 )。
在低彈性之下,需求量改變的百分比低於價格改變的百分比。
因此,當減價時,收入減少的部份會多於增加的部份,總收入便下降了。
黃色是收入減少的部份﹔綠色是收入增加的部份。黃色部份大於綠色部份。
|
11c) ( 5分 ) |
平均勞工生產力指﹕總產量 / 總工時﹔
即是,平均每單位勞力( 工時 )的產量。花一個工時,平均每一位工人可以生產的數量。
乙國的平均勞工生產力高於甲國,意指同是花一個工時,乙國工人的產量多於甲國的。
乙國的平均勞工生產力優於甲國的可能原因﹕
一﹕科技水平。乙國的設施、機器更先進。
二﹕管理技巧。乙國擁有良好、更多的管理專才。
三﹕分工程度。乙國的分工更仔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