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 3分 ) |
熟能生巧﹔
易於套用機器﹔
省下轉換工序的時間。
( 「更有效地利用資本」,考試局認為不是答案。因為這只會減低生產成本,而不是增加生產力。)
|
|
2) ( 5分 ) |
a)
傳統郵寄服務與電郵服務的關係是代替品。
電郵的需求增加,令對傳統郵寄服務的需求減少。
黃色部份是總收入減少的部份。
b)
增加郵費,可視為供應曲線向上移。
加價會增加一些收入,但由於需求量下降,會損失一部份的收入。
上圖中,粉紅色是總收入增加的部份﹔而綠色是總收入減少的部份。
( 必須畫在同一幅圖上 )
|
|
3) ( 7分 ) |
( 先計出邊際產量 )
勞力 | 邊際產量 |
10 | NA |
11 | 50 |
12 | 100 |
13 | 150 |
14 | 130 |
以上的情象說明了邊際回報遞減定律。
它是指﹕在短期生產中,當可變要素不斷增加投入, 而固定要素的數量沒有改變時,
邊際產量最終會減少,甚至是負值。
在 13 單位勞工時,其邊際產量是 150 單位的產出。
在增加多一單位勞工時( 14單位勞工 ),邊際產量只有 130 單位的產出,
比上一個單位勞的邊際產量工為少。
邊際產量因增加可變要素( 勞工 )而減少,而固定要素( 機器 )的數量不變,符合邊際回報遞減定律的定義。
|
|
4) ( 4分 ) |
面對不同的需求曲線﹕以地區來看,沙田區人的對可口可樂的需求,與中環區的也許差距差大。
店舖在沙田,及中環,面對的需求曲線不同,兩地店舖的售價自然會不同。
不同的生產成本﹕在沙田區開舖與在中環區開舖,其成本可能很十分遠。成本的不同,
可以看成其供應曲線不同。
即使兩地的需求相同,由於供應不同,價格也不同。
|
|
5) ( 4分 ) |
作為一種普遍地被接受交易媒介,最好能擁有某些功能,如﹕易於計算、易於攜帶、同質、可分割等等。
紙幣比鑽石輕便,更易於攜帶﹔
鑽石有大有小,並非同質,要評估鑽石的價值時需要付出高昂成本,反之紙幣沒有這樣的困難,
紙幣的面值會印於紙上,若把面值印於鑽石之上,會使鑽石的價值下降﹔
鑽石較紙幣難於分割,而且分割後,價值會不及未分割之前。
|
|
6) ( 4分 ) |
a)
若果那個外國公司在香港是常住的生產單位,那位市民生產的部份在香港發生,
那麼他由那公司獲得的工資,便應該算在香港的 GDP 中。
若那外國公司不是本地的常住單位,則該工資不計算入香港的 GDP 中。
b)
若物業位於香港本地,本港公司就是使用本地的資源在本地生產( 服務 ),
其租金會包括於香港的 GDP 中。
如果物業不是位於香港本地,則該租金不會計於香港的 GDP 中。
|
|
7a) ( 2分 ) |
直接稅是不能轉嫁他人的稅項,而間接稅是可以轉嫁他人的稅項。
銷售稅可以被轉嫁﹕由賣家轉到買家身上,因此銷售稅是間接稅。
|
7b) ( 3分 ) |
由於銷售稅是間接稅,買家有機會負擔部份稅款。
買家中,無論是收入的高低,所抽的款項一樣。
即是,收入越高,稅率越低,是累退稅。
高收入人士所支付的稅款,相對於低收入人士,在收入中佔的比重比較低。
這使貧富懸殊增加,收入分配更不平均。
|
|
8a i) ( 2分 ) |
有形貿易﹔
無形貿易。
|
8a ii) ( 2分 ) |
要素收益是指從外地應收的收益及應付予外地的收益。
如一間外國公司在香港某公司租用一幅在本地的廠房,其租金便是。
|
8b) ( 2分 ) |
資本及金融帳。
資本帳是用來量度資本轉移及非生產/非金融資產( 如專利及版權 )的對外交易。
金融帳是用以顯示一個經濟體系如何融資以進行其對外交易。
|
|
9a i) ( 4分 ) |
香港生產 1 單位成衣的機會成本是 0.5 單位電腦﹔
美國生產 1 單位成衣的機會成本是 1.25 單位電腦﹔
按比較優勢法則,一國應出口機會成本比較低的物品。
在生產成衣上,香港的機會成本低於美國,因為香港應該出口成衣。
|
9a ii) ( 3分 ) |
香港在生產 1單成衣的機會成本是 0.5 單位電腦,如果要賣到美國去,加上運費,
香港賣出 1單成衣的最低成本價是 1 單位電腦。因為,若香港要在貿易中得益,
1單成衣價格要高於 1 單位電腦。
美國生生產 1 單位成衣的機會成本是 1.25 單位電腦,要使美國得益,
1單成衣價格要低於 1.25 單位電腦。
即是,要令雙方皆得益的貿易比率,以 1 單位成衣算﹕
1 單位電腦 < 貿易比率 <1.25 單位電腦
|
9b) ( 9分 ) |
在數量限制之情況下,供應曲線在被限制的數量上成一條垂直線。
未到達限制的數量前,它仍然是一條向上斜的線。
將限制進口的數量削減,即是供應線中垂直的部份向左移,數量被限制在更低的水平。
供應減少,均衡價格上升。在價格上升的場合,總收入減少的條件是需求屬高彈性。
需求高彈性是指,需求量改變的百分比,大於價格改變的百分比。
如此,價格上升,會增加部份的收入,但是需求量下降,會損失部份收入。
收入增加的部份便會少於收入減少的部份,總收入因加價而下降。
黃色是收入減少的部份﹔綠色是收入增加的部份。黃色部份 > 綠色部份。
|
9c) ( 2分 ) |
利﹕產量有保證,或產量增加。
弊﹕質量下降。
|
9d) ( 5分 ) |
通脹是指一般物價持續地上升,物價只上升一次的,不算是通脹。
向進口物品收稅,進口物品的供應曲線向上移,均衡價值上升。
由於香港多數物品都是進口而來,因此,這些物品的價格皆上升,都成一般物價上升的情況。
若果這種物價水平的上升是持續地發生,這會導致通脹的出現。
除非,政府不斷增加稅款,物價便會持續地向上升。
假若稅款不變,由於這稅項令價格只會上升一次,不是持續地上升,因此不算是通脹。
|
|
10a) ( 2分 ) |
商業銀行在經濟中扮演金融中介人,為資金提供流動的渠道,
將資金由擁有多餘資金的人(存款者)手上,流向資金不足的人( 借貸者 )。
|
10b i) ( 4分 ) |
法定儲備 = 1000 X 20% = 200 百萬元。
該銀行系統持有 250 百萬元的實際儲備,法定儲備是 200 百萬元,
該銀行系統持有( 250 - 200 =) 50 百萬元的超額儲備。
而該銀行系統的實際儲備率是 250 / 1000 = 25%。
|
10b ii) ( 4分 ) |
提取 40 百萬元後,即時的情況是﹕儲備變成 210百萬元,存款變成 960 百萬元。
在存款是 960 百萬元,法定儲備率是 20非曲直 之下,法定儲備是 192 百萬元。
超額儲備是 210 - 192 = 18 百萬元。
若將那 18 百萬元全數借出,總存款額最高是﹕210 / 20% = 1050 百萬元。( 或 18 / 20% + 960 = 1050百萬元 )
|
10c i) ( 7分 ) |
此現象看來,應該是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
即是價格定於均衡價格之下,需求量大於供應量。
另外,籌得資金的數目是發行股票的數量 X 認股量。
綠色部份是發售股票秉籌得資金。
|
10c ii) ( 2分 ) |
債券的利息支出固定,即是無論生意好與壞,都需要支付。
但股票的股息( 以一般股為例 )是以公司的盈利多少來決定,
可以按公司現時的情況來派息,或因為前景不明朗而不派息,彈性較大。
同是籌集資金,但利用債券集資,在賬目中會使公司的負債比率增加,
使人感覺上那公司欠債很多,不太穩健,影響公司的聲譽,及評級。甚至可能會影響公司的銷售額。
|
10d) ( 4分 ) |
機會成本是指在所有被放棄的選項中,其價值最高者。
小祺選擇購買金錢的機會成本是「在銀行儲蓄」,即是儲蓄的收益。
政府開徵利息稅,由利息而來的收益減少。
由於在被放棄的選項中,其價值最高者的價值有所改變,
因此小祺選擇購買金錢的機會成本改變。(減少)
|
|
11a i) ( 3分 ) |
0.5 + ( 20 - 2 - 0.5 ) + ( 90 - 20 )
= 0.5 + 17.5 + 70
= 88 百萬元
|
11a ii) ( 5分 ) |
GDP = C + I + G + X - M
物業價格下跌,發展商會減少興建樓宇,建築商的生產減少,
從事建築的工人一是失業或是工資下降,他們的消費亦會減少。
投資者亦因為投資在物業的回報減少,使他們的投資意慾下降,亦會使相關的投資減少。
物業作為一種資產,其價值下降,其持有者的財富減少,他們會減少消費。
地產商,從速成物業的買賣中收取服務費用。物業的成交量下降,即是地產商取收服務費用的次數減少,
而且,一般收取的服務費是按樓價的某一個百分比計算,樓價大幅下降,取收服務費用的金額亦下降。
簡而言之,地產商、發展商及建築商在本地的生產減少,而受影響的人士,一是減少投資,一是減少消費。
|
11b) ( 4分 ) |
i)
這事情會使買賣凡物業的成本下降,使物業中獲取的利益增加,對物業的需求增加﹔
由於預期將來需要更多物業,建築商會增加興建樓宇的數量。對建築業的投資增加。
ii)
對工人的需求是來自對物業的需求( 引申需求 ),由於對建築業的投資增加,建築物業的數量將會上升,
這會增加建築商對建築工人的需求,增加行內的就業機會。
|
11c) ( 4分 ) |
一﹕股東的數量沒有上限。私人有限公司最多的股東數目是 50 人。
二﹕資金的來源更廣。公眾有限公司是上市公開集貨。
|
11d) ( 7分 ) |
居屋與私人樓宇是代替品,
居屋的供應減少,會增加對私人樓宇的需求。
在價格維持不變情況之下,需求增加,使均衡數量增加,發展商總收入因而上升。
( 供過於求的程度下降,或消除,視乎需求增加的程度。 )
上圖中綠色的部分是發展商總收入增加的部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