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wth Traps & Two-Sector Model
結果 Solow 模型與內生增長模型,可以出現如下兩個模型。
Solow 模型中,資本的邊際產值( MPK )是遞減的,而與內生增長模型則是固定的 MPK。
若果把兩者結合,在生產初時,是遞減 MPK,而當生產至一定規模,MPK 變成固定。
生產函曲線會出現如下圖中的形狀。
Two-Sector Model
在這個情況之下,會出現兩個均衡點。A 點是一個穩定的均衡點,而 B點是一個不穩定的均衡點。
A 點這部份屬於 Solow 模型—出現 Steady - State。而 B 點是這部份屬於內生增長模型—自動增長。
如果現在處於 A 點,只要不停累積資本,直至把 k 推過 kB後,便會永無止境地增長下去。
若果力度不夠, 推不過 kB,經濟會倒退( y 下降 )回 A 點。B 點便可以說是一個「關口」了。
在 Solow 模型中,人口增長率( n )是固定的,若我們放開這個假設,如 y 低時 n 是上升,之後 n 慢慢下降,直至 0,人口不再增加。
投資所需便不再是一條直線,而變成一條曲線,而其斜度受 n 左右。
n 受 y 影響,我們把投資所需的函數改一改,
投資所需 = [ n(y) + δ] k
Poverty Trap
A 點﹕低收入、高入口增長率( n 上升 )﹔
B 點﹕中收入、中入口增長率( n 下跌 )﹔
B 點﹕高收入、低入口增長率( n 接近 0 )。
A 點及 C 點都是穩定的均衡點,而 B 是不穩定的均衡點。
A 點( Steady - State ),國家處於低收入、高人口增加,處於成貧窮狀態。其被視為發展中國家。
若國家想脫離貧窮,便需要把 k 推高過 kB,國家便會自動增長,
並進入另一個 Steady - State —高收入、低入口增長,就像現在的已發展國家一樣。
若把 Solow 模型中的某些假設移除,我們會發現,模型的解釋能力增加,更貼近現實的情況。
從以上兩個模型來看,已經可以解釋很多現實問題,如為甚麼有些國家不出現增長,有些卻出現驚人的增長。
而第二個模型則解釋第三世界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實力差距因由,亦解釋了在不同的發展過程中,
經濟增長速度的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