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蕉。
你如果選擇了橙,蘋果便是機會成本了。
因此,機會成本可以是指「被放棄了的選擇之中,喜好的排列最前的選項」。蘋果和蕉都是被放棄了的選擇,
而蘋果比蕉排得前,即是蘋果是排最前,它就是選擇橙的機會成本。
蘋果及蕉同時都被放棄了,為什麼只有蘋果才是機會成本﹖因為.......你只能選擇一個選項。
補充 |
注釋 |
1) 只能選擇一個選項 |
只能選擇一個選項,即是無論選項有多少個,你只能在眾多選項之中選擇其中之一個。
機會成本非常簡單,就是在眾多放棄的選項之中,價值最高(排序第二高、在放棄的選項之中排序最高),這是最簡單最基本的,就是選橙的機會成本是蘋果。
|
2) 可能選擇多個選項 |
這是比較困難複雜的,亦是很多學生常常搞亂的地方。
選A的成本是B+C,或是B+D,或是B+C+D,諸如此類,不是平常學的「選A的成本是B」,令學生摸不清。
究竟何時是B,何時是B+C呢﹖重點就在於能否同時選擇多個選項。
如果A=$5,B=$3,C=$2,當你選擇A的時候,就會放棄了$5可以買到的其他東西,$5可以同時買下B及C,機會成本就是B+C,在此「同時」選擇出現了。
如果A、B、C都是$5,選擇A,你就是放棄B或C,因為$5只能買「一個」,成本就是B或者C,看誰價值較高就是。
|
3) 價值=/=價錢 |
價值是人付予物品的,你可以認為一杯可樂值$10,他可能覺得值$8,我則是$20。價值是主觀的,因人而異。
而價值與選項的排列關係密切,簡單說,排列位置越高的選擇,價值越高。排序高表示你很想獲得它,你越會願意花更多其他東西來換取它。
所以,價值改變會影響排序,有機會令機會成本變化。不過,亦有機會不會變化。總之,如果價值之改變令排序出現改變,機會成本便會改變。
另一個要注意的地方是﹕上述的「改變」需要配合「未選擇」,如果「已選擇」,神仙難變。任何「事後」的價值改變,機會成本皆不變。
|
4) 機會成本VS會計成本 |
雖然課程大綱沒有說,是否要教學生有關會計成本與機會成本的分野,大家就當作是一段題外話聽聽吧。
會計成本多是以金額計算的,買一件家具要$2,000,會計成本就$2000。有些物品沒有價格,也會用「估價」表示。會計成本是「明顯的」、「表面的」,可見的成本。
而機會成本,是可見的成本加上「不可見」的隱藏成本。
舉一個例子說明吧。住在自置物業,由於自己已把居所買下,自住有成本嗎﹖
表面上,沒有任何成本,會計成本=$0。
機會成本呢﹖由於自住放棄了把物業租出去,而租出去可以有租金回報,所以自住是有機會成本的。
|
各位讀者如果覺得混亂,其實是可以不理「機會」二字,只餘下的「成本」二字。
如果只理「成本」二字,在理解上會比較容易。
做一件事的「成本」,就是放棄了其他的東西,即是「代價」。
飲一罐汽水要 $5,那 $5 就是「成本」,要獲得那一罐汽水,便要放棄了那 $5 可以買到的其他東西。
$5 可以買 $1 的東西,可以買 $3 的東西,而最高可以買 $5 的東西,我們計算成本時,以它的最大值計,
即是 $5。如果不選最高值,如 $3 ,便不能真正反映成本的多少,只有在最高值 $5 之下,
才可以完全反映出做一件事的成本。
機會成本是人類自己作出選擇的行為,為了解放棄了的慾望有多大,有一個實體化的外形。
人們會偏向選擇滿足機會成本低的慾望,或盡可能選擇機會成本較低的東西,低機會成本表示所放棄的東西亦比較少。
「機會」的意思
很少書會談及「機會」那二字的意思,或許是太淺或意思不重要吧。
機會一詞,含有未確定、將會發生的意思,如你選擇了某物品(乙),機會成本是甲,即是你沒有選擇了甲,而甲是
你有可能會買的東西,因為你不買乙的話,你便會選擇甲,那麼你便「將會」、有可能、有「機會」會買甲了。亦
即是,擁有乙的成本,就是你擁有甲的機會,機會成本便是由此而來。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樣本試題
瑪莉正從下列兩種方式中選擇一個來度過她的聖誕假期:替叔叔工作以賺取三千元;參加一個前往北京的文化之旅。
下列哪項會減低瑪莉替叔叔工作的機會成本?
A. 瑪莉的叔叔將她的人工減至兩千元。
B. 參加文化之旅費用下降。
C. 文化之旅其中一個精彩項目被取消。
D. 瑪莉的叔叔同意聘請她最要好的朋友與她一起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