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巿場與價格] [回高中經濟科目一覽] [回樹仁 經濟主頁]

本站網址 http://browse.to/sy-econ | & | http://www.sy-econ.org

 



  SS
高中
 
 
 

Consumer and producer surplus 消費者盈餘及生產者盈餘

消費者盈餘
Consumer Surplus
需求曲線可以有另一個角度去看。

如果只買一件( Q=1 ),根據需求曲線,P=$10,這表示消費者願意支付 $10 來買一件。 若多他想多買一件,根據需求曲線,P=$9,這表示消費者願意多支付 $9 來買多一件。如此類推。 需求曲線反映的是消費者的願意支付,並且是指「最大的」願意支付﹕貴( 高於需要曲線 )不會買, 平( 低於需要曲線 )會買。 而那個多買一件時,消費者願意多付的金額,我們稱之為「邊際利益」﹕ 消費者多買一件,他最多願意多付多少。

若果要買下 4 件,消費者總共願意支撐多少﹖ 只要將每一個邊際利益相加﹕$10 + $9 + $8 + $7 = $34。 由 Q=3 到 4,是邊際利益。而一次過買下 4 件時,消費者總共的願意支付,是總利益。

若果當實際支付低於願意支付,消費者有「盈餘」出現。例如之前說買 4 件總共願意支付 $34, 假如市場上買下 4 件只需付上 $28( 平均 $7 一件 ),消費者當然願意購買,並且省下 $6。 這個「省卻」,我們稱為消費者盈餘。

消費者盈餘( CS ) = 總願意支付 - 實際總支付

以圖表示,CS 就是那個黃色的三角形。

生產者盈餘
Producer Surplus
生產者盈餘的概念與消費者盈餘是同出一徹,消費者盈餘是指願意支付 > 實際支付的部份, 而生產者盈餘也相同,只是字眼上有點不同的而已。

生產者盈餘( PS ) = 總收入 - 總成本

需求曲線表示的是「最大願意支付」,而供應曲線表示的是「最低供應價格」。

如上圖,當要供應商供應 1 件,價格是 $1,表示價格最低是 $1,供應商才願意供應,低於 $1,就不願意供應。

決定這個最低價格,是由公司的邊際成本決定。邊際成本是指﹕生產多一件時,總成本會額外增加多少。 在生產第一件之後,生產第 2 件,要使生產商願意生產,至少要收回成本。 由供應曲線中可以看到,生產第 2 件的邊際成本是 $2。

若果要生產 4 件,總成本是 $1 + $2 + $3 + $4 = $10。要生產商供應 4 件,至少要令生產商賺取 $10。

以圖表示,PS 就是那個綠色的三角形。

 

 
 

全部圖畫的版權均屬其版權持有人,如有任何涉及版權的問題,請電郵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