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帳量度實質資源的流動,包括進出口的貨物 ,輸入及輸出的服務,從外地應收的收益及應付予外地的收益,以及從外地來的及往外地的經常轉移。
出口商品及服務,經常帳錄得正數﹔
入口商品及服務,經常帳錄得負數。
經常帳中包括﹕
貨品貿易 (有形貿易) |
主要包括商品的進出口收支。 |
服務貿易 (無形貿易) |
主要包括服務的進出口收支。 |
初次收入 (收益) |
向外地收取的生產要素收益(如僱員報酬及投資收益)及支付外地的生產要素收益
考試局常稱這部份為「海外要素淨收入」。
GNP = GDP + 海外要素淨收入
|
二次收入 (經常轉移) |
主要包括一些沒有同等經濟價值回報下的金錢或金融資產轉移。
如國際間的經濟援助、匯款等。 |
基本而言,經常帳會記錄「生產相關」的國際收支,而在高中的課程內,主要要學生知道,經常帳是記錄出入口及生產要素收益。
政府統計處已停止發佈有形貿易差額統計數字,並發佈貨物貿易差額及服務貿易差額統計數字,課程與評估內的貿易差額是指有形貿易差額。
經常賬戶差額(CA)﹕
CA = X – M + BPI + BSI
X = 貨物出口及服務輸出
M = 貨物進口及服務輸入
BPI = 初次收入差額
BSI = 二次收入差額
GDP = C + I + G + X -M
國民可支配總收入(GNDI)﹕
GNDI = GDP + BPI + BSI
GNDI = C + I + G + X - M + BPI + BSI
GNDI = C + I + G + CAB
CA = GNDI - C -I -G
國民儲蓄(S)﹕
S = GNDI -C -G
CA = S - I
經常賬戶差額是國民儲蓄減去投資的部份。
在一般的教課中,包括外國,中學也好,大學也好,一般無視甚麼「初次收入」、「二次收入」,而將經常賬戶差額減簡地等同 X - M。
CA > 0 (正數) 即是 X > M,淨出口 > 0,貿易順差
CA < 0 (負數) 即是 X < M,淨出口 < 0,貿易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