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Trade 自由貿易
一個地區或國家,在原始時期,是自國自足的,即是國家內的生產,都是供應回國家內。隨著交通的發展,人可以到達的距離越來越遠。
當人們去了另一個國家,發現他們很需要銅,銅可以賣到好價錢,剛巧自己的國家擁有很多銅礦場,能夠生產大量的銅。於是,那些人在自己的國家開採銅,
然後把銅運往那國家,把銅賣給他們,大賺一畢。
這樣開始,那兩國之間便有了貿易。國際貿易是指﹕國際(/地區)間,商品及服務的交易。
參與國際貿易的國家或地區,稱為「 開放型」的經濟( Open Economy )﹔
不參與國際貿易的國家或地區,稱為「封閉型」或「自給自足型」的經濟( Autarky )。
貿易要自由,指貿易沒有受到障礙,商人能夠暢通無阻地把商品及服務從外地買回來,以及賣到國外去。定價及數量完全因應市場供需,沒有受到其他東西阻撓。
貿易障礙是指一些措施,如關稅、配額等,非市場力量的人為(如政府或大型機構)限制,來阻礙貿易行為。
為什麼要如此強調「障礙」呢﹖某些定義說自由貿易是指沒有受到限制的貿易行為,此說法沒有錯,只是有不足。
在經濟學上,由於資源是有限,所以要選擇。換個說法,所有選擇都是基於受限,而人們在受限的選項中,選出最佳的,
即是經濟學上最常說的「局限下爭取最大利益(Constrained Maximization)」。
之所以要貿易是因為資源不足,導致有「限制」的貿易。如果說沒有受到限制的貿易,會是指沒有資源不足的問題,還是有其他東西,
如果沒有資源不足的問題,根本不用貿易,何來「自由」。所以要用「障礙」來說明自由貿易,而不能簡單只用「限制」來說明。
自由貿易一直備受經濟學者力薦,他們認為自由貿易下兩國人民加起來的總體得益最大,效率最大提升,使物品獲得的價值最大等等。
自由貿易往往被視為佳、最理想情況。而大部分有關貿易的分析及理論,都是始於或建基於自由貿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