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dit Creation/Contraction 信用創造/收縮
先想像一個簡單的現象﹕有一個人將錢存入銀行,銀行有了錢之後可以把部份錢借貸給別人。
別一個人借了錢之後,又將錢存入銀行,於是銀行又有錢可以借出去。又有人借了錢,之後又把錢存入銀行......
如此,錢不停地存入借出,把存款總額擴大,而動力只是來自開頭最初的一筆存款,那就是貨幣創造的基本理念。
假若銀行的最低儲蓄率是 20%( 即 0.2 )。最初有 $1000 的存入,銀行有 $1000 的存款額。
銀行保留 20%,即 $200,其餘下的 $800 盡量借出去。
有人把 $800 借了,並把那 $800 存入銀行作為存款。銀行的總存款變成是 $1800。
那 $800 的新存款,銀行保留其中 20%,把餘下80% ( $640) 借出去。
亦有人借了那 $640 ......
如此,不停重複借出、存入......借出、存入......款項越來越細,達到零為止。
把每一次的新增的存款加起來,會發展這個總額會多於原先的存款額( $1000 ),
而那個總額( 存款 )是由那 $1000 而來,因此稱為「信用(存款)創造」。
與之相反,將錢從銀行抽出,會令存款總額大幅下降,這是「信用(存款)收縮」。
由於整個創造過程十分長,要把每一個款項去計算,需時長久,亦麻煩。
有甚麼方法可以快一點計算出來呢 ? 那就是利用「等比數列 」。
a 是首項。等於最初那個存款額,即 $1000﹔
r 是公比。等於每次可以把錢借去的百份比,即 1- 儲備率 ,1 - 0.2 = 0.8﹔
由於 公比( r ) 是小數,那麼無窮項之和,就是 a / ( 1 - r )。
按之前的例子,總存款的創造﹕ $1000 / ( 1 -0.8 ) = $5000。
$ 1000 的存款,最終可以變成 $5000。
最後,將公式改一改, ( 1 - 0.8 ) = 0.2 ,即是儲備率。可以改成, 最初存款額 / 儲備率 。
銀行乘數效果( Banking Multiplier )
或
|
創造的總存款額
= 最初那筆存款額 X 銀行乘數效果
|
貨幣供應的改變
= 創造的總存款額 - 最初那筆存款額
或
超額儲備的改變 X 銀行乘數效果
|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詞彙﹕
1) 法定儲備率(RR) |
政府或監管機構為銀行制定的最低儲備率,銀行必須維持自己的儲備水平高於或等於法定儲備率。
|
2) 實際儲備率
|
銀行實際上持有的儲備水平。注意﹗銀行可以持有高於法定儲備率的儲備,所以實際儲備率=/=法定儲備率。
|
3) 超額儲備
|
=實際儲備(金額)-法定儲備(金額)
|
4) 貨幣基礎
|
=實際儲備(金額) + (非銀行)公眾人士持有的現金(紙幣+硬幣)
|
5) 最大銀行乘數
|
=1/RR
|
6) 最大可能存款額
|
方法A) 事後儲備X最大銀行乘數
方法B) 依題目慢慢計......
|
一般這類題目都會先給同學一個銀行的資產負責表,內裡通常包括三個重要東西﹕儲蓄、借貸及存款。
透過這三個數值,加上題目的說明,如銀行有沒有持有超額儲備,一般已經可以計算出「法定儲備率」。有了法定儲備率便可以計算(最大)銀行乘數。
之後就是按問題找出答案,問題的類別多少是﹕
1) 如果銀行沒有持有超額儲備,會如何如何...
2) 如果有人從銀行提取$XX或存入$YY,會如何如何...
3) 根據某些情況,銀行的最大可能存款額是多少...
4) 根據某些情況,貨幣供應改變了多少...
就以上這些問題,我會在補充資料欄內加入例題以說明。
最後想說的是,存款創造是一個理論上,存款最大可以創造的金額,在現實生活中,
多數未能達到這個最大的水平,主要因為現實的條件與存款創造中的假設,有不同之處。
存款創造中的假設 (計算最大改變值時所下的假設) |
1) 沒有現金流失
2) 有足夠的借貸
3) 單一存款
4) 沒有超額儲備
|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樣本試題
下表顯示某銀行系統的資產負債表,假設公眾持有$500現金而銀行系統的超額儲備是$600。
資產($) | 負債($) |
儲備 1 000 貸款 1 000 | 存款 2 000 |
下列哪項有關該銀行系統的陳述是正確的?
A. 法定儲備比率是40%。
B. 最高存款額$4 000。
C. 最大大銀行乘數是5。
D. 貨幣基礎是$2 500。
|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樣本試題
某銀行系統的資產負債表如下。
資產($) | 負債($) |
儲備 500 貸款 1 000 | 存款 1 500 |
( a ) 假設該銀行系統的超額儲備是 $275。法定儲備比率是多少? (1分)
( b ) 假設有人從該銀行系統中提款 $300。解釋在剛提款後,銀行系統是否仍然持有超額儲備。 (3分)
|
DSE 歷屆考題
MC: 2012(27), 2013(26), 2014(30,33), 2015(29)
Q: 2012 Q13, 2013 Q12, 2014 Q12, 2015 Q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