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失業與物價水平]
[回高考經濟科目一覽] [回樹仁 經濟主頁]


本站網址 http://browse.to/sy-econ

Unemployment & Price Level 失業與物價水平
Expectations-Augmented Phillips Curve



Macroeconomics

宏觀經濟學

解說



 
Phillips Curve 菲利蒲士曲線

1958年,倫敦經濟學院( LSE )一位教授 A. W. Phillips 出版一編文章,內容是有關英國在 1861 - 1957 年間, 工資與失業的關係。其全名是﹕

"The Relation between Unemployment and the Rate of Change of Money Wage in the United Kingdom, 1861-1957," Economica, Nov 1958.

他做出來的結果是﹕失業率與名義工資改變率是負( 相反 )的關係。 失業率越高,工資的增加率越低。換言之,那就是失業與增加工資( 加人工 )之間的 交易( Tradeoff )

由於工資上升與物價上升有著微妙的關係,人們漸漸地把 Phillips Curve 中的「名義工資增加率」, 改為「物價的增加率(The Rate of increase of Price )」,即是通脹率( Inflation Rate )。

那麼關係便變為,通脹率與失業率之間的反向關係


在六十年代,英國及美國的數據也能符合菲利蒲士曲線的預期,通脹率與失業率之間存在著反向的關係。 但到了七、八十年代,所有數據與菲利蒲士曲線全不吻合,而且畫出的圖案,其形狀毫無規律。

經濟學者們發現,較高的失業率,與較高的通脹率一同出現。這現象經濟學家稱之為「滯脹( Stagflation )」, 用今天香港的流行語來形容,即是「雙失」。

為了解決這個困難,經濟學者發現菲利蒲士曲線當中是缺少了某一樣東西, 那東西就是「預期通脹( Expected Inflation)。 於是出現了一個新版本的菲利蒲士曲線﹕Expectations-Augmented Phillips Curve

簡而言之,Expectations-Augmented Phillips Curve 的出現,令菲利蒲士曲線有「長期」與「短期」之分。 短期的菲利蒲士曲線( SRPC )仍然是向下傾斜﹔長期的菲利蒲士曲線( LRPC )卻是一條垂直線,它站在自然失業率之上。

   



全部圖畫的版權均屬其版權持有人,如有任何涉及版權的問題,請電郵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