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lips Curve 菲利蒲士曲線 〔Lv 1〕
1958年,倫敦經濟學院( LSE )一位教授 A. W. Phillips 出版一編文章,內容是有關英國在 1861 - 1957 年間,
工資與失業的關係。其全名是﹕
"The Relation between Unemployment and the Rate of Change of Money Wage in the United Kingdom,
1861-1957," Economica, Nov 1958.
|
他做出來的結果是﹕失業率與名義工資改變率是負( 相反 )的關係。
失業率越高,工資的增加率越低。換言之,那就是失業與增加工資( 加人工 )之間的
交易( Tradeoff )。
由於工資上升與物價上升有著微妙的關係,人們漸漸地把 Phillips Curve 中的「名義工資增加率」,
改為「物價的增加率(The Rate of increase of Price )」,即是通脹率( Inflation Rate )。
那麼關係便變為,通脹率與失業率之間的反向關係。
在六十年代,英國及美國的數據也能符合菲利蒲士曲線的預期,通脹率與失業率之間存在著反向的關係。
但到了七、八十年代,所有數據與菲利蒲士曲線全不吻合,而且畫出的圖案,其形狀毫無規律。
經濟學者們發現,較高的失業率,與較高的通脹率一同出現。這現象經濟學家稱之為「滯脹( Stagflation )」,
用今天香港的流行語來形容,即是「雙失」。
為了解決這個困難,經濟學者發現菲利蒲士曲線當中是缺少了某一樣東西, 那東西就是「預期通脹( Expected Inflation)。
於是出現了一個新版本的菲利蒲士曲線﹕Expectations-Augmented Phillips Curve。
簡而言之,Expectations-Augmented Phillips Curve 的出現,令菲利蒲士曲線有「長期」與「短期」之分。
短期的菲利蒲士曲線( SRPC )仍然是向下傾斜﹔長期的菲利蒲士曲線( LRPC )卻是一條垂直線,它站在自然失業率之上。
|